全文共1226字,阅读大约需3分钟。
一
概述
团体标准TDSA/A-001-2025《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》已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发布并实施。该标准由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牵头制定,旨在建立统一的可信数据空间能力框架,系统规范运营管理、场景应用、数据资源、生态主体、规则机制与技术系统六大核心维度能力要求,为企业、行业、城市、个人以及跨境数据空间的规划、建设与评估提供权威指导和参考。
绿盟科技(300369)作为标准起草单位之一,深度参与了本标准的体系设计与条款研制工作,重点贡献于数据处理-产品开发,可信管控-数据沙箱技术,可信管控-安全防护技术等关键章节,体现了公司在数据安全、隐私计算和可信架构等领域的核心能力与实践经验。
二
标准核心内容
TDSA/A-001-2025《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》围绕构建统一、高效、安全、合规的数据流通与要素化运营体系,提出了“1+5”能力要求框架,全面覆盖可信数据空间从规划建设到运行评估的关键能力域。标准内容聚焦以下六大核心模块:
(一)运营要求: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基础
标准明确可信数据空间应具备清晰的发展战略与阶段性运营目标,建立科学的KPI指标体系、组织治理结构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持续迭代的评估与反馈机制。强调通过PDCA闭环管理和生态激励机制,推动平台自我造血、良性循环与长期发展。
(二)场景应用:以业务驱动促进价值落地
标准以场景为牵引,提出场景发现与价值规划、多主体协同、供需匹配、合约管理、产品服务化、收益清算、能力迭代等九大能力模块,构建从数据需求挖掘到价值实现的完整闭环,推动数据资源在各行业深度融合与多元应用。
(三)数据资源: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产链条
标准系统规定了数据接入、分类分级、脱敏处理、元数据治理、数据产品封装与服务交付等要求,强调数据资源的合规性、可用性、安全性与可追溯性,支撑可信空间内数据的高质量流通与价值释放。
(四)生态主体:建立多元协同的责任体系
标准对数据提供方、使用方、服务方、开发方、中介方、托管方、运营者和监管方等八类生态主体进行了分类定义,明确了接入、治理、使用、销毁等各环节的角色责任,构建权责清晰、协作高效的生态协同机制。
(五)规则机制:夯实可信运行的制度保障
标准提出了涵盖接入审核、互联互通、共享使用、收益分配、数字合约、合规审计与跨境数据流通等方面的机制规范,为数据流通各环节提供明确的制度约束和可执行路径,有效防控合规风险,提升数据使用透明度与可控性。
(六)技术系统:筑牢可信空间的能力底座
标准构建了包括用户节点、中间服务平台、隐私计算、TEE、多方安全计算、区块链存证等核心能力在内的技术体系框架,覆盖资源交互、可信管控、价值共创三大功能,支撑可信数据空间高效、安全、智能运行。
三
绿盟可信数据空间方案
绿盟可信数据空间方案以“数据流通利用全流程可信可控”为目标,建设安全可控、互操作性强的可信数据空间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,深度融合隐私计算、可信执行环境等核心技术,为企业构建“数据可用不可见、权属清晰可追溯”的流通底座,已成功在科研、医疗、政务、能源等领域实现落地。
未来,我们将持续深耕技术纵深,携手生态伙伴共筑可信数据空间新生态,让数据流动更自由、更安全。
长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